鄂托克前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谱写民族团结乐章
时间:2023-06-13 14:15
来源:鄂托克前旗委统战部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端,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南与陕西靖边、定边两县及宁夏盐池县毗邻,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鄂托克前旗各族人民与陕甘宁三省各族人民有着密切的民间往来,在此基础上,鄂托克前旗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缩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距离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双融共建,形成了铁路、公路和航空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交通枢纽,缩短了城市、城乡、嘎查之间的距离,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机场
“自从建了机场以后,我们出远门办事第一选择肯定是坐飞机,从鄂托克前旗到康巴什区只需要45分钟,到呼和浩特市只需要120分钟,节省了很多时间,太方便了。”家住鄂托克前旗的王先生,从敖勒召其机场通航后就转变了出行方式。
2019年7月18日,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机场正式通航,投入运营以来,开通了鄂托克前旗至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至呼和浩特两条直飞航线,并推出鄂托克前旗经鄂尔多斯国际机场中转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长沙、天津、南京、大连、厦门等18个城市的中转航线。2023年4月6日,引进来了首架15座客机,有效解决路途远、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快捷的出行条件。

△首架15座客机
截至目前,鄂托克前旗共有国道84.2公里、省道465.3公里、县道445.5公里、乡道539.6公里、村道2290.5公里,共计3825.1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及“铁公机”立体交通体系为各族群众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坚持红色文化引领
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纽带
鄂托克前旗红色资源丰富,这里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辟的新苏区,是陕甘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是党在内蒙古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基地,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领导绥蒙西部革命的大本营和政治指导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试验区和示范区,是支持大西南、大西北民族地区解放运动的干部输出基地……在这片土地上充满了红色记忆。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资源?鄂托克前旗给出了强有力的答案。
在鄂托克前旗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们正在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李维汉、乌兰夫、习仲勋、周仁山等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领导人在这里工作、战斗的光辉足迹。

“妈妈带我来到了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了这里的红色精神,我深受启发,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会更加努力,长大后报效祖国。”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后小学生年润声有很大的感触。
“把课堂搬到乡村生活里,十分有趣,还学到知识。”趁着假期,来自呼和浩特研学团的亲子家庭在鄂托克前旗巴彦希泊日嘎查“牧与禾”休闲农庄开启了一场研学之旅,孩子们身临其中,穿梭于羊圈、田间地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感悟红色基因,增强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鄂托克前旗始终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构筑了集情境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现场讲解、激情教学、专题教学、观影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多元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构建了包括井冈山、甘肃等6条跨地区旅游路线、3条红色研学旅游线路,今年以来共接待38批游客,总计6124人。并打造了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苏坝海子“一锅饭”、糜地梁鄂尔多斯婚礼体验基地、草原情歌牧家乐、巴彦希泊日嘎查希泊尔驿站等红色研学点和研学户,逐步建立起拓展基地、研学项目、网上展厅、主题剧场等红色平台。充分发挥红色基地作用,利用学生周末及寒暑假业余时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月23日,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编创的大型音乐剧《石榴红了》时隔5年在涛龙宫再一次精彩上演。该剧以延安城川民族学院的创建为历史背景,通过八个篇章讲述了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各民族的优秀青年们来到学院,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成长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延安民族学院对民族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5月27日,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剧院举办,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受邀参加活动演出。表演的舞蹈《炒米飘香》讲述了在鄂尔多斯大草原上一群青年们正在进行捣炒米、簸炒米的劳动,他们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的再现了新时代的牧人青年们对非物质民间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展现鄂托克前旗独有的民族特色文化。通过乌兰牧骑精彩的演绎,促进了鄂托克前旗与银川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精心编排关于民族团结及红色相关内容的文艺节目,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使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理念深入人心。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好”“这个表演真精彩”……近日,在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马兰花广场上,举行了相约草原·恋上暖城2023年鄂托克前旗“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践行二十大·奋进鄂前旗”百日消夏广场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们喝彩声不断。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活动,鄂托克前旗邀请了宁夏盐池县文化馆、陕西定边县文化馆以及甘肃环县文化馆,以歌舞、陕北说唱、筷子舞、民乐重奏、合唱、道情戏等文艺形式展示了四省四县文化硕果。


鄂托克前旗位于蒙陕宁三省交界处,与陕甘宁情感相依、风俗相近、民族相融,造就了具有四省特色的美食、生活习惯、风俗等,依托“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在春节、国庆节、五一等旅游高峰期,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旅游,通过文旅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5月中旬,鄂托克前旗在银川举行“奋进新征程·相约鄂前旗”城市形象宣传周系列活动,由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表演的独唱、民乐、马头琴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走进银川市阅彩城广场、览山公园,把银川市民带入了最具民族特色的草原文化氛围中。
“今天这个演出特别好,具有民族特色,我挺喜欢。银川和鄂托克前旗是近邻,今年一定要带着家人去鄂托克前旗这个地方去看一看,领略草原的美。”银川市市民马女士说。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举办了马兰花文化旅游系列惠民活动、全旗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暨骑行大赛、大沙头越野摩托车大赛暨音乐节、文创产品大赛等文旅活动,深入推进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以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上一篇: 鄂尔多斯市古籍业务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