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康巴什区: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时间:2022-09-13 10:40   来源:康巴什区委统战部
  康巴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总面积372.5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9个社区,总人口15.3万人,共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万人,是鄂尔多斯市政治、文化、科研、教育中心,也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获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宜居之城”。
  近年来,康巴什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全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政治责任“制度化”
指导创建工作迈上“新站位”

  建立“党旗映照石榴红”党建品牌,党建引领创建工作,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视野来认识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 “脉搏”。一是站稳政治立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依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使用。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全区民委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学习讨论、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等,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考核、高层次推进。在区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优先安排创建经费100万元,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以每个社区的服务管理范围为半径,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建立“红石榴”城市民族工作社区四级网络(“红石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石榴”网格党群服务站+“红石榴”楼栋党群服务角+“红石榴”睦邻党群服务点),画出“红石榴”同心圆,实现“五送五到位”(送政策上门,民族政策宣传到位;送服务上门,文体活动开展到位;送关怀上门,社情民意收集到位;送帮扶上门,问题诉求解决到位;送法律上门,矛盾纠纷调解到位)。创新实施“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机制,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厘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夯实了基础。四是推动融合创新。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载体,在鄂尔多斯市党员政治生活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宣传模式“多元化”
引导各族群众共绘“同心圆”

  实行“六位一体”多元化宣传模式,让“草原儿女心向党”思想深深浸润到各族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一是品牌宣传“不缺位”。建立“党旗映照石榴红”工作品牌,加强党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推动党建引领“强起来”、创建基础“实起来”、工作特色“亮出来”,让全区各个党组织都成为团结服务各族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主题宣传“不断档”。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及先进模范事迹,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系列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三是阵地宣传“不让步”。以打造“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在各领域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方位展现康巴什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靓丽“名片”。四是媒体宣传“不减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融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刊发创建工作信息报道和工作动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为创建工作汇聚力量。五是社会宣传“不打折”。通过在城市主干道沿线、擎天柱、LED电子屏、大型建筑立面悬挂张贴横幅海报,播放专题片等方式,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创建”的浓厚社会氛围。六是典型宣传“不松劲”。以培树典型为抓手,依托榜样的力量,让“火炬手”引领各族群众争做全区跨越发展的推动者、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的“源头活水”。
统筹推进“一体化”
构建联动格局下好“一盘棋”

  强化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常抓常新。一是“九进九促”纵横并举。根据康巴什区实际,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促提效,进学校、促教育,进企业、促发展,进社区、促交流,进连队、促稳定,进寺庙、促和谐,进景区、促团结,进家庭、促文明,进网络、促交融”的“九进九促”宣传教育载体,使创建工作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大事小事融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方面面渗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动局面。二是“童心同行”遍地开花。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构筑起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的宣传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把爱我中华的意识和情感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激励青少年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一线贯穿“全域化”
守望和谐家园塑造“新标杆”

  一是立体打造文化相融的“风向标”。康巴什在建立之初便将城市规划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融为一体,倾力打造2.85平方公里的民族团结公园以及30余处城市核心景观展示着浓郁的各民族风情,使康巴什生活工作学习的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家”的温馨。近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文化艺术节、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民族文体活动,促进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唱响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时代凯歌。二是多元传承守望相助的“传家宝”。充分发挥社区联动融合作用,把社区打造成为联结各族群众深厚情谊和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依托中华民族重大节日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和乌兰牧骑进社区、百日消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体活动,激发民族文化作品创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众间的文化认同感、家的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
  民族和睦一家亲、团结进步谱新篇。如今的康巴什,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创意识已深入人心,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美乐章!
 

上一篇: 【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杭锦旗民族事务委员会开展...

下一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 达拉特旗各单位积极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