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文旅服务“强引擎”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时间:2025-06-17 10:41
来源:伊金霍洛旗委统战部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文旅+民族团结”新航道,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绘就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民族团结新图景。

构建制度引擎,夯实文旅促融根基。创新推出 “一馆八线” 研学体系,串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战国秦长城遗址等12处文化地标,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廊道,年均接待超2000批次研学团队,覆盖青少年8万余人次,让青少年在行走中深刻感悟 “四个共同” 的历史逻辑。同时,实施 “文旅提质三年行动”,建成郡王府广场主题教育基地、民族街主题街区、水岸新城“石榴籽”公园等公共空间。以郡王府广场为核心,打造 “鄂尔多斯旅游 从伊金霍洛出发” 旅游集散新地标,定制特色文旅体验,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成为各族群众文化互鉴的 “城市会客厅”。截至目前,接待游客152.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77亿元,实现民族团结与文旅经济 “双促双赢”。

焕活非遗魅力,创新文化体验场景。在苏布尔嘎非遗嘎查,100户非遗户串联成线,游客可参与奶酒酿造、柳编技艺等非遗体验,有效带动农牧民增收。202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 “非遗新春喜乐汇”,通过川剧变脸、火壶表演等非遗展演,吸引10万人次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此外,与内蒙古电影集团合作建设民歌博物馆,整合全国各地民歌资源,打造集展览、体验、研究于一体的民族文化新地标。非遗皮雕、银饰借助 “丝路文化行” 走出国门,亮相马来西亚,推动 “大美绿城” 品牌在国际舞台传播。

创新活动载体,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深挖 “一节一品” 文化内涵,将 “草原那达慕”、查干苏鲁克大典非遗传承活动、小镇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和传统竞技赛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度融合。同时,创新编排《诈马宴》《草原游牧》《鸿雁》等实景剧目,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宣教方式实现双向引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此外,“旅游 + 研学” 线路释放教育功能,纳林陶亥镇开展的 “绿城学子游‘纳’里” 活动,组织3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农耕体验、非遗手作,在实践中厚植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探索产业共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红庆河镇田园综合体项目整合乡村生态资源与文旅要素,构建 “农业+文旅+产业” 融合发展模式,培育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等多元业态,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就业,年助农增收超800万元,实现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成功入选全国 “万企兴万村” 优秀案例。

打造宣传矩阵,提升品牌传播效能。构建全域化文旅宣传矩阵,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以 “伊金霍洛发布” 平台为载体,推出 “了不起的非遗” 系列融媒产品。依托 “伊金霍洛文艺” 平台,创设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绽放文艺光彩” 宣传专栏。同时,启动 “北疆往事 年代幻城” 沉浸式演艺、《梦回郡王府》实景演出项目,建成朱开沟遗址陈列馆、战国秦长城遗址陈列馆,通过全矩阵宣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