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区动态】鄂托克前旗:多彩非遗闹新春 民族团结情更浓

时间:2025-02-14 14:41   来源:鄂前旗民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各族群众加强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坚持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非遗+”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合发展,绘就了全旗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
  在首个“非遗春节”里,鄂托克前旗“祥蛇纳福瑞·欢歌闹元宵”系列活动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给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具民族文化魅力和沉浸式体验的文化盛宴,有效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非遗+传承”焕发民族文化繁荣“新活力”
  各族儿女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人民生活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资源。活动现场,非遗表演者身着统一服装,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欢快喜庆的唢呐,热情奔放的秧歌舞步、灵动飞扬的筷子舞、惊险刺激的高跷表演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色彩鲜艳、独具特色的服饰、刺绣、头饰等多种传统手工艺制品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九曲连环 祈福祥瑞”“千灯竞猜 智赢福瑞”“花灯献瑞 艺海流光”更是年味十足,将夜晚的鄂托克前旗装扮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传统年俗与多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上演了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盛宴。各族群众三五成群,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早早就在街边和广场等候,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这热闹非凡、精彩绝伦的美好时刻,传统厚重的民族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全旗各族人民共同沉浸在元宵佳节的欢乐氛围之中。











  “非遗+青年”播撒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
  青年是非遗赓续传承、薪火相传的有生力量。为激发青年保护非遗的热情,培养更多青年非遗人才,鄂托克前旗开展了为期5天的“图书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川剧变脸、剪纸花灯制作、古彩戏法、羊油香皂制作、湿拓画丝巾等27项非遗项目依次开展,不仅为各族群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让大家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累计吸引了近6000人参与,一张张独具匠心的非遗皮影年历、一幅幅精美的非遗剪纸、一件件别出心裁的石头画在大家手中诞生,大家在新年喜庆欢乐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非遗魅力、传承文化记忆,营造各民族青年共享共创共融的气氛,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鄂托克前旗青年心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非遗+文旅”编织民族地区发展“致富经”
  非遗“活”起来,旅游“旺”起来,鄂托克前旗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把多彩的“非遗”文化和秀美风光转化为诗和远方,各族游客朋友们纷至沓来、围观打卡、热情消费。“上元歌韵”元宵民歌会精彩上演,非遗美食节深受游客喜爱,全市民族团结杯射箭邀请赛吸引来自七个旗区的选手参赛,无人机表演秀、烟花秀更是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夜空中“画”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奋进鄂前旗”等视觉形象符号,有形有感有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深深根植在各族群众心中。节日期间,全旗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各族群众在赏美景、品非遗、尝美食中,凝聚起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力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魅力前旗,非遗荟萃。在“祥蛇纳福瑞·欢歌闹元宵”活动中,各族群众在“非遗”里追寻过往记忆、感受亲情乡愁、体验传统文化,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篇章,优秀传统文化在鄂托克前旗大地上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下一篇:【旗区动态】东胜区元宵节盛景:多彩活动绘就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