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暖城”建设“三个意义”

时间:2024-06-07 09:22   来源:中国民族报
  羊绒购物体验、非遗文创国潮、音乐喷泉光影秀……5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迎来旅游热潮。游客们赞叹:“很‘潮’很‘暖’很‘出圈’!”“这是一座绿色和充满活力的城市!”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农牧业延链补链,文旅业解锁“出圈”,实现从过去所谓“鬼城”到如今魅力“暖城”的精彩蝶变,写下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聚焦办好内蒙古“两件大事”,鄂尔多斯市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打造“暖城·强国芯”品牌,促进各族群众在生态守护、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中互嵌发展,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脱“黑”向“绿”,扛起“温暖担当”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在210国道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段,两旁郁郁葱葱的沙地柏、樟子松一望无际。
  “产煤大县”伊金霍洛改变过去“挖煤卖煤”的单一发展模式,通过打造“庄园式”绿色矿山、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建设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等,推动产业结构脱“黑”向“绿”、产业布局由“地下”转为“地上”,挖矿造成的“塌陷区”变成宜居宜游的“田园综合体”。
  走进达拉特旗,19.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蓝色骏马”,奔腾在库布其沙漠中段,将阳光汇聚成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各地。板上发电、板下固沙与修复、板间种植的“林光互补”模式,绘就一幅“光”耀沙漠、填绿生“金”的喜人画卷。
  地处黄河“几字弯”内的鄂尔多斯,沙漠、沙地一度占国土面积近50%,刮起风来“一碗饭半碗沙”,由于距离北京直线距离仅800公里,曾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上世纪50年代起,各族干部群众守家园、战黄沙,涌现出宝日勒岱、王玉珊、殷玉珍、盛万忠、乌云斯庆等一批“治沙英雄”,创造了荒漠化治理的“库布其模式”和“毛乌素经验”。
  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村民殷玉珍的故事耳熟能详。上世纪80年代,殷玉珍从陕西榆林嫁到这里,差点被肆虐的风沙吓退。凭借“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叫沙子欺负死”的倔劲儿,殷玉珍迎着风、咬紧牙,一棵一棵种起了树。
  起初,沙地里只有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两个人的身影。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治沙种树的队伍,毛乌素沙漠崛起了7万亩绿洲。经过不断摸索,村民们实现了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
  沙海变林海,绿色成财富。殷玉珍也从“种树能人”变成“致富能人”。她在自家的生态园里尝试种植果木、粮食,种出的小米、樱桃等都卖出了好价钱。在她的带动下,萨拉乌苏村涌现出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240多户,户均年收入不少于30万元。
  逐“绿”前行的路上,鄂尔多斯市牢记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电基地和西气东输基地定位,推动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羊绒等产业提质升级,坚决扛起能源保供重大政治责任,以一市之力保障全国28个省区市的煤炭供应,扛起大半个中国的“温暖担当”。
  乡村振兴,绘就共富图景
  铡草机轰鸣,装运饲草料,赶牛进棚圈……夕阳西下,乌审旗图克镇图呼勒岱嘎查孟克其社的村民斯迪巴斯和妻子赞丹格日勒,忙着为牛羊准备“晚餐”。
  “肉牛、奶牛加起来有60多头,细毛羊有200多只,全部喂完需要三四个小时。”斯迪巴斯说。前来走访的图呼勒岱嘎查党支部书记吉日嘎、鄂尔多斯市民委派驻图呼勒岱嘎查工作队队长苏荣高娃,也撸起袖子帮起忙来。
  “今年接了多少牛犊、羊羔?”“娟姗牛产奶咋样?”“卖纯牛奶和酸奶,哪个赚得多?”喂完牛羊,大家围坐在一起喝奶茶、聊天,“和本地牛比,娟姗牛产奶量低,但奶质好,价高一些。”“鲜奶送去奶站,一公斤卖4.5元。做好的酸奶拿到镇上卖,15元一公斤。”
  鄂尔多斯市民委作为图呼勒岱嘎查的包联帮扶单位,指导嘎查集体用好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等专项资金,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娟姗奶牛,成立传统奶制品产业化联合体,打造优质奶源基地,通过农牧户代养、村村联建、地企联建等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嘎查集体、企业、农牧民多方受益。
  在图呼勒岱嘎查,像斯迪巴斯家一样,通过向嘎查集体交租赁费、代养娟姗奶牛增收的牧户不在少数。也有不少农牧民选择到奶制品企业务工,成为产业工人。
  走进内蒙古牧名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被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全副武装”的哈斯高娃站在分离罐前,熟练地进行酸奶脱脂操作。以前,她家靠种地、养牛为生,收入不稳定。“我现在主要工作是做酸奶、奶皮子,月收入5000元。”她说。
  牧名公司负责人傲特更脑日布,是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他和创业伙伴一起,依托家乡优质奶源,开展传统奶制品工艺保护与研发,生产的黄油、乳清饮料远销日本、美国。“草原上奶制品不仅承载着传统工艺,也承载着游牧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让草原乳香飘得更远,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傲特更脑日布说。
  传统与现代交融,物质和精神同富——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也在黄河边的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展开。
  依托靠黄河、邻城区的地缘优势,东海心村发展起农旅融合休闲游、田园经济等新业态,村民们经营起渔家乐、农家乐,还将剪纸、面塑等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
  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是东海心村的热门景点,村民赵美玲创作的《中国好运图》《农民纪事图》等大幅剪纸作品,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融为一体,令人眼前一亮。
  


  ▲赵美玲(中)走进企业,带员工体验剪纸文化。赵美玲供图
  赵美玲从小爱剪纸、会剪纸,人称“赵大剪”。从包干到户到农民有了医保、家门口有了幼儿园,再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牧民的生活变迁,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场景,都是她创作的主题。
  前不久,赵美玲被命名为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到贵州省贵阳市参加了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共产党带着大家干出来的。我的作品,反映的都是红红火火的日子。” 赵美玲说,“我要用手里的剪刀,剪好、讲好老百姓的故事、乡村振兴的故事!” 
  盘活资源,实现互嵌发展
  天刚亮,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太乙农业牲畜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三段地市场”)就热闹起来,客商、牛羊经纪人、装运工人穿梭忙碌,吆喝声、询价声此起彼伏。
  


  ▲三段地市场活羊交易活跃。 张海钢供图
  三段地市场位于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是内蒙古西部规模较大、品种齐全、最具活力的牲畜集散中心,有羊交易棚8栋734圈、牛交易棚2栋76圈、托管区4栋128圈,集动物检疫、消毒消杀、金融结算、技能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吸引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西、河北、山东、吉林、青海等地的客商和农牧民前来交易。
  每周五是市场的交易日。活跃的牛羊交易,催生了3000余人的经纪人队伍、1500多个零工岗位,促进3500多户农牧民增收,并带动周边住宿、餐饮业发展。“市场年交易量超过150万余头(只),交易额达12亿元。牛羊经由这里销往全国20多个省份。”鄂托克前旗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张海钢说。
  三段地市场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互嵌发展的场所。“客商、农牧民以汉、蒙古、回、苗等民族较为常见,也有少量藏族、维吾尔族。”张海钢见证了市场近30年的发展,“早些年,大家语言沟通有些困难,如今几乎都能讲普通话,交流更加顺畅。”
  市场高大的交易棚顶,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携手共奋进,同心共富裕”。鉴于三段地市场人气、商气两旺,当地民族工作部门指导市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将市场建成展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风貌的一扇窗口。
  4月中旬,藏族妇女高甘尔从甘肃省舟曲县来到鄂尔多斯市务工,在老乡韩吉儿的推荐下,住进伊金霍洛旗“绿城伊家服务驿站”。“这里每人每天住宿费只要5元钱,还提供劳务信息,我们感觉很实在。”高甘尔说。
  


  ▲在“绿城伊家服务驿站”大厅,务工人员在咨询事宜。 李翠摄
  “绿城伊家服务驿站”离鄂尔多斯中心城区近,灵活就业方便,加上食宿成本低,有热水淋浴、公共食堂、共享厨房、充电桩等设备,还提供用工信息等,并不定期有免费的技能培训,吸引很多务工人员落脚。
  “我和丈夫来鄂尔多斯打工10年了。过去在老家种地,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在这里,两人勤快点,一年能挣5万多元。”韩吉儿说。
  “驿站设有近300个床位,还有几间夫妻房,目前约260人居住。我们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灵活就业服务,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活儿干、有钱挣。”驿站负责人达来说。
  城乡发展日新月异,鄂尔多斯市积极顺应人口流动趋势,多措并举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努力让各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融得入、留得下,共建美好城市,共享发展成果。”鄂尔多斯市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铭说。
 

下一篇:同心共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鄂尔多斯市民委与贵阳...